2)第250章 15亿枚芯片产能,高薪抢人战略!_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单压根不一致,老板定然是联系海外掮客,打通了所有链条,才把这批设备搞到手。

  并且,不乏周秘书这类人的帮衬,才能一路平安。

  “这里是TeslaP100的芯片设计文档,尽快生产10万枚出来,记录一下产品的性能和良品率,我急着要。”

  陈河宇递给她一枚加密U盘,正色道。

  “好的,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搞定。”

  何婷波自信回答道。

  上次由于疏于管理,给老板留下了坏印象,这次正好是她擅长的领域,自然要好好表现。

  “光刻机目前到货多少台?”

  陈河宇追问道。

  阿麦斯(AMSL)每个月的产量,每月仅有15-20台,这还是对方扩大产能后的结果。

  所以,每个月只能交付10-12台,剩余的设备被湾积电、三兴、西芝、莲电这些芯片制造商瓜分殆尽。

  光刻机的设备数量关乎山海微电的核心产能,以及能否有实力和湾积电一较高下。

  “一共是40台,当前每月晶圆产量达到了120万片。”

  何婷波回答道。

  120万片!

  足够制造6亿枚芯片!

  这个产量已经是华芯国际的3倍,湾积电的60%,可是称得上,国内产能第一的芯片代加工企业。

  “阿麦斯那边怎么说,剩下的60台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交付?”

  陈河宇走进会议室,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继续问道。

  “预计明年3月份彻底交割,100台EUV光刻机,如果开足马力,我们的单月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甚至比三兴的产能还要高,但现在,显然没有充足的订单去释放这些产能。”

  何婷波担忧道。

  “没关系,只要能实现16纳米芯片的量产化,光国内的订单,我们都吃不完。”

  陈河宇笑着道。

  要知道,2015年,华国的芯片进口数量高达3000亿枚,山海微电的全部产能不过15亿,占比不过千分之五。

  连1%都不到!

  光中高端市场的订单,陈河宇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好的,我明白,这份是山海微电研发人员的薪酬体系调整,您先过目一遍。

  综合参考了硅谷科技公司、国内的芯片行业用人成本……”

  何婷波接过助理的文件袋,轻轻放在陈河宇年前。

  “噢?这么快?”

  陈河宇打开封皮,抽出一份A4文档,区区几十张纸,却决定了山海微电上千人的工资标准。

  “研发中心部:

  普通工程师(对标英特集团的验证、测试工程师):月薪10000起;

  资深工程师(对标工艺工程师):月薪18000起;

  主管工程师(对标物理设计工程师):月薪28000起;

  资深主管工程师(对标高级工艺工程师):月薪36000起;

  总工程师(对标ASIC设计工程师):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