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7、阶段性成果_舰娘之红色血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恐怖的,在她们的射程内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而且,沐风有活性毁伤元战斗部,无论是穿甲弹还是高爆弹,威力都比同样尺寸的常规炮弹大的多。

  这还是只是常规炮弹,电磁发射系统和电磁炮是通用的,炮射导弹才是常规作战方式。

  一般的常规导弹,自身要携带相对复杂的发动机系统,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用来飞行。

  这样以来,最终直接用于杀伤的战斗部重量,在整个导弹重量中所在的比例并不大。

  一枚重量2吨的现代导弹,常规战斗部的重量通常只有300公斤,其中还有制导部件。

  现在有了大口径、高能量的电磁炮,就可以直接给导弹一个7倍音速的初速,直接将导弹送入高空,到达适合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的速度和高度。

  导弹只需要安装结构最简单的冲压发动机,只需要携带相对较少的燃料用于机动,整个导弹的结构、重量、制造难度,都会有大幅度的降低。

  由于节省了发动机和燃料的结构和重量,就能够增加有效战斗部的重量和比例。

  最终的数据是,炮射导弹的总重量2吨,有效战斗部重量1吨,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这已经达到了中程弹道导弹的级别。

  另一方面,防空系统,特别是对于反导系统而言,发射时的点火响应时间,发射之后的加速时间,都是必须尽可能的降低的。

  以前的防空导弹利用各种技术,将这个时间降低到了秒级。

  而电磁发射装置,则将防空导弹从发射到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从秒级降到了毫秒级。

  同时降低了弹体本身的重量,提升了射程,简化了导弹结构,增加了强度和抗过载能力。

  76毫米以上电磁炮可以发射导弹,不同口径可以发射不同射程、不同威力、不同类型的导弹。

  沐风把大口径电磁炮分成了500毫米、420毫米、360毫米三个级别,都有三联装和双联装两个版本。

  分别给大型、中型、小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以及大型巡洋舰作为主炮使用,看舰体大小对应着装。

  中小口径的电磁炮,增加了80毫米、120毫米、160毫米、200毫米四个口径。

  120毫米口径,有双联、三连、四联平高两用炮,主要用来给体型较小的驱逐舰作为主炮,或者给巡洋舰作为副炮,或者用作专门的防空导弹发射炮。

  200毫米口径,有三联装和双联装版本,给体型比较大的巡洋舰作为主炮。

  80毫米和160毫米,是因为沐风不想把上个时代某些国家留下的奇葩数字继续传承到下个时代去,所以借着这次的技术升级,把主炮口径数字全部凑了个整。

  新80毫米取代76毫米,160毫米取代155毫米,同时设计了对应尺寸的炮射导弹。

  这次升级之后,中小口径的电磁炮能量转化率无限逼近100%,进一步提高了射速、射程、精确度。

  30毫米电磁近防炮,也获得了一些小幅度优化。

  然后是量子雷达和激光近防系统,也在相差不大的时间点内完成。

  量子雷达相对传统雷达,有着碾压级的相应速度,同时拥有无视电磁、光学隐身的能力。

  而激光近防系统,则是进一步完善了舰体的最后一道防线。

  激光近防的瞬间杀伤力不强,但是她的相应速度最快,而且可以持续跟踪照射。

  大功率的激光聚集在一起,还能降低来袭目标的速度,给其他电磁近防系统额外的响应时间。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