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6.汉人世侯(下)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下窥测时局,指摘朝政,甚至语涉反意的隐密,因此一反“慎密谦退”的稳重作风,在军前擅命处死李璮。

  就算灭了口,依然有很多在蒙古朝廷担任文武要职的汉人受到了牵累,有被撤职软禁的,也有下狱刑讯的,还有直接被杀的。

  史天泽班师回朝后,立马向忽必烈自劾‘擅杀李璮’之罪,并且主动交出所有权利,宣称“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忽必烈当时并没有多加罪责,但心里其实明白其中的猫腻,知道这些汉人世侯和李璮私下里交通甚密,多多少少都有些异心。

  不过在汗位争端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过分追究北方世侯与李璮之乱的关系,可能把他们逼到公开与朝廷对抗的立场上去,这会给忽必烈政权本身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忽必烈很快停止追究,在政治上继续优容各地世侯,以免迫使他们铤而走险。

  同时也充分利用他们害怕朝廷深究的自危心理,凭借着无敌天下的铁骑威慑力,裁削私家权力,把这些专制一方的军阀变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文武官僚。

  中统三年起,忽必烈先后在北方汉地实施兵、民分治,罢世侯、置牧守、行迁转法,易置汉人将领部属、将不擅兵等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李璮起义的失败,进一步促成蒙古帝国对华北各地统治的集权化过程。

  汉人世侯本该是摧毁蒙古统治、重开汉室的希望,然而被打压削弱至此,变为忽必烈登临帝位的踏脚石。

  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忽必烈有意加强了对世侯们的约束,各家嫡子送入怯薛军中为质之事,变得更多更全面了起来。

  董不花这些人,就是因为这个结束了在自家地盘作威作福、逍遥自在的日子,来到怯薛军中给人当保镖。

  按理说,大多数世侯应该对史家有怨言才对,毕竟是史天泽领头交权的,但看起来史家的‘屎沟’和大家相处得很不错的样子。

  林彻不由感到有些迷糊,或许,这里面还有什么他不清楚的事情吧。

  董不花领着林彻入座之后,先是为之前离席自罚了三杯,又张罗着一个个敬了过去。

  轮到刘智轩,“哈哈,你们看,我就说长卿兄不舍得让我们多喝吧,这会就想着死命回本了。”

  董不花不管他,先干为敬,“智轩老弟,你莫不是不行了吧,赶紧把我敬你这杯喝完,莫要拿话将我。”

  “我说,长卿兄你悠着点,咱们现在可还是在军中呢,别喝多了误事。”史构见下一个轮到他,便先开口劝道。

  汪祥第一个喝的,自然不会让后面的人逃过,“构子你少来,咱们能有什么事?别看咱身上都挂着千户的职,但是屁的权力都没,能指使得动的人拢共也就小猫三两只,人家也不会指望咱们能干啥,老实在营中呆着就行。”

  “呵呵,祥子你这话可不一定全对,你看那张弘略整日上蹿下跳的,蹦跶得欢实着,没事便往大汗身边凑,他那千户可是做着实实在在呢。”

  严立一脸不屑的说完,自顾自的端起酒杯自饮。

  董不花摆手劝道,“莫说他,莫说他,白白坏了咱们的兴致,来来来,祥子,咱们走一个。”

  这时,帐篷门帘突然被掀开,进来一人,“哈哈哈,诸位弟兄好不快活啊,这等好事怎么就不喊上兄弟我呢,我刚才好似听到你们说到我名字,哈哈,所以我这也不算不请自来吧。”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