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上下从好奇,惊讶,到已经能够接受这个正经的文官在浮山一头扎下根来了。这位陈大老爷,不讲官威,不捞银子,不要好处,也没有服侍的女人或是在浮山拈花惹草,连吟诗作对这种读书人最爱的喜好都不讲究了,每天无非就是在田间地头忙活,到处去看地,看水利,看牧畜。

  开始时大家还不信他,一个三十来岁的读书人懂什么庄稼和养牧畜的事?怕是从记事就在读书,哪有功夫理会这些东西?

  但时间不久,陈子龙就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把整个胶东一带的农人百姓,连同种地的军户在内,统统折服。

  在农事上,在牧畜养殖上,很多大小的事情上,陈子龙懂得“经济之道”的长处都是渐渐体现出来了。

  所有的事,他都是十分清楚,内行,并且比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还要内行的多。凡事地里的事情,只要经他点拨几句,立刻就是能看的出门道来。

  虽然现在已经是初冬,渐渐是农闲时节,但很多事情还是在陈子龙的安排下井井有条的做着,现在整个浮山,敬服他的人已经不少,这种风评和舆论的力量,也是渐渐传到军营之中,普通的军人,在没事闲聊的时候,也会提起“江南来的陈先生真能干,要是也能帮帮俺们那块就好……”这一类的话了。

  王云峰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十分敏感,尊重,所以他对陈子龙的态度也很尊敬,透着与常人不同的感觉。

  “是我,大人,这般急着赶路,有什么要紧的事么?”

  “倒是没有什么要紧的,嗯,也有两件事,要见你们大人。”陈子龙兴致很好,天很冷了,他衣袍仍然很单薄,自从来到胶州他就没有走,连近在咫尺的登州都没有过去,惹的族兄陈兵备老大的不高兴,写了几封信来结结实实的抱怨了几回,不过他也知道陈子龙的为人秉性,也只能说说就算了。

  “鸭子,成活有一万五千只,分做十六处塘河汛湾处放养,现在已经产量,一天产量过千斤了。”

  王云峰动容道:“这是大好事啊,须得早早禀报给大人知道。”

  “嗯,仓储那边已经在收,听说后勤局那边已经在通盘打算了,有腌制,有发卖,也有煮了直接早晨加藏……早晨吃馒头小菜,顶饱是顶饱,不过营养差了点。”

  现在浮山这边,也是张口闭口就是营养和禽蛋醒给,热量,消耗等新名词了。

  这都是张守仁给大家灌输的东西,虽然他一时半会没办法向大家解释,为什么要大量养奶牛,牛奶为什么这么顶事,为什么能叫小孩子身子健壮和长高……但他可以把这些东西先强行灌输进去。

  早晨时候,给士兵加鸡蛋或鸭蛋,给大学堂的孩子免费供给牛奶,这是张守仁在明年冬春之交的计划。

  现在看来,进行的很好,令得浮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