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现实和虚拟交互_医疗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想象床底下会伸出个手抓住自己的脚脖子。

  起来上厕所都要一路小跑,并且幻想着身后有脏东西要追上自己了,只有跑到厕所打开灯,才会松一口气。

  这就是俗称的自己吓自己。

  也是一种过度脑补。

  甚至有的时候感觉都像是真的一样,都能脑补出床底下出现的手臂是什么样子的,干枯无血色,指甲又尖又红。

  好像真的亲眼看到一样。

  这种脑补的能力,其实就是脑部神经在作祟。

  如果将这种脑补能力可控化,也就是利用生物动力2型芯片,向脑神经传递指令,模拟出特别的图像信息,再加上智能薄膜在视网膜上进行光线的控制成像,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就会彻底模糊。

  用户就会真的在眼里“看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比如一个对话框,一个活生生的“人”,或者另一个自己。

  那与远在其他城市的朋友进行面对面的“虚拟视频”通话,就成为了现实。

  这种“虚拟视频”通话,能够让用户真的看到朋友站在面前和自己聊天。

  不过真实的情况却是,聊天的人确实是朋友,但是瑞康只进行了声音信号的传递。

  用户在眼前看到的这个“虚拟现实的画面”,其实是你记忆中最近一次见到这位朋友时,他的样貌,再自己进行一番着装的脑补,呈现出来的。

  也就是这个虚拟形象,其实是生物动力2型芯片调用了你脑袋中关于这个朋友的记忆,然后干扰神经中枢,在眼前呈现出一个朋友的虚拟形象。

  这算是一种取巧的方式。

  没办法,谁叫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做到3D全息投影,以及远距离的真人实时投影呢。

  陈长安压根就没点这个科技树。

  如果想要做到虚拟现实,那就只能用这种取巧的方式,确实是做到让朋友出现在了眼前,但是却没有完全出现。

  利用智能眼膜进行虚拟现实的上网,原理也是同样如此。

  各种社交媒体的APP对话框,其实都是调用了用户自己脑袋中的记忆,在脑子里呈现出来APP的样子。

  比如QQ,会在眼前呈现出一个QQ聊天的窗口,窗口的样子其实和手机客户端几乎一样。

  但是内容数据,却不一样,是实时更新的,有人发信息过来,就会在眼前的客户端中出现未读信息,用户也可以利用意念进行消息的回复。

  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一种真实和想象交互的方式。

  就是一种将人体的大脑,当做一台电脑来用的做法。

  人的大脑本身是存储了非常多信息的。

  一个个社交APP,其实都以记忆的方式,保存在了脑海中,就像是本地文件一样。

  打个比方。

  当年要使用QQ时,生物动力2型芯片就会调用你脑海中关于QQ这个社交软件的印象,在眼前呈现出了一个QQ的虚拟聊天窗口,这个窗口其实是你记忆中QQ的样子。

  但是上面呈现的聊天信息,却是生物动力2型芯片联网之后,实时更新的,全都是真实的。

  也就是说,客户端,其实是利用你本身的记忆,模拟出来的,但是客户端上呈现的信息,却是真实从网络上获取的。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和虚拟交互!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