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6、愧色+作业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葛亮七擒的孟获喽。可是,李隆基好像打算好好拉拢这孩子,这可不成。她立刻开口:“李纯,你不必太过难过。你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如何?”

  “略逊一筹。”李纯一下子就猜出她是谁,也知道指的不是国家疆域,而是用兵。拓跋焘能征善战,用兵的技能堪称教科书级别。

  啊!妙啊!

  皇帝们对她想说的话心领神会。

  纷纷松了一口气,露出会心的微笑,尤其是李适李诵父子,更是获得了片刻的轻松。以拓跋焘那样的雄才大略,纵横沙场,还不是被宦官宗爱所杀。宗爱杀了两个皇帝,一个太子!

  这件事虽然难堪,但绝非个例。宗爱不仅杀了,而且杀的天下皆知,杀的毫不遮掩,活该他被夷灭三族。

  再加上太武帝并非碌碌之辈,不论谁谈起他的军事才能都要说一声佩服,这件事的尴尬程度好像一下子就退却了很多。

  这就好比虽然你出门掉坑里了,可是另一个很优秀的人也掉过这个坑,就不觉得那么寂寞。

  接下来又是一番例行盘问。

  李纯自然对答如流,拿出几张地图来仔细谈了谈针对藩镇的全部策略,以及战争带来的改变。

  他虽然基本上全盘取消了父亲李诵的改革计划,李诵心里有点怨言,但他向来不爱诉苦,在帝镇中更不与人交心,一个人暗暗的想了很多事,有些不满,等到李纯令大唐中兴之后,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现在只是骄傲又遗憾的看着儿子,发现父亲在看自己,立刻垂下眼眸,以免情绪暴露的太多。

  刘邦在旁边听了半天,再次感慨:“好地方啊,好地方,比沛县好得多。这样的地方给我,我也能起家。”

  这正是皇帝们担心之处,藩镇不仅独立、遥远,而且兵强马壮,士兵们像常常磨砺的尖刀,又和吐蕃距离较近,很容易内外勾结。说道这里,就不由得瞥向李隆基,藩镇是他养大的,安史之乱是他弄出来的——进一步让藩镇坐大。

  李隆基郁郁的说:“藩镇诸事,都是由吐蕃而起。”

  李纯什么都没说,他不单纯,对于五十岁之后的唐玄宗很没有好感,怒其不争又不好说。

  武曌:“你住口吧,古之州郡刺史,今之藩镇,都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她就是针对李隆基,别人也乐见如此。

  窦惠为之呵呵,国家内外出现什么破事,基本上都能归罪于皇帝。空对着皇帝叫圣人吗?那可不行,皇帝得真有圣人的品德。

  (引用后世一位施先生的话说:乱自上作。)

  众人又继续听李纯讲他的政策,政策很好,他最后一年除了谄佛和嗑药之外,就是要杀韩愈这一个问题,到底也没杀嘛。

  “还行还行”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地府会下调对人间的预期,调高危险级别。”

  “是啊,可靠吗?”

  李世民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