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郭荣+坦克(虫多)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不好,我看你很好,挺可爱。

  这次会议由太史令主持,他也有点蒙:“以前……从来不让史官参与朝政劝谏。”虽然咱们这次也是总结历史经验,但……找太史台的人来参与,真是专业对口啊。

  探讨的是《人间佛教大兴屡禁不止,为何在阴间不能兴盛如人间》和《佛道与国富》这两个话题。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很简单,人间佛教大兴是因为上到皇帝、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争相布施供养,为来生求福,死后就是来生。还有一个,和尚可以免赋税劳役,和尚的家人也可以,有些地方的人为了合法避税,如果生了三个儿子,必然把其中一个送去当和尚或当道士,具体是什么,看当时谁更火。阴间卡死了赋税和劳役两条,虽然又几次小小的暴力抗争,但很快就平息了。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事,不值得一谈,还可以往深处挖掘。

  李豫沉吟良久:“早些年,人们寄希望于清官侠士,到后来,清官难觅,侠士无踪,万般无奈祈求因果报应。”有文化的人说天命,没文化的说因果报应。

  实不相瞒,他当年在弟弟死后,也天天等着张皇后遭报应,后来瞅准机会,来了一套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众人纷纷点头。

  另一个话题更大,国家富强→大兴寺庙→剃度僧尼→增加庙产→国家缴税土地和劳动力减少。

  国家贫弱→赋税繁多→出家避税→和尚增加→国家劳动力减少。

  皇帝和大臣们陷入沉思,为什么不论如何都是国家劳动力和税收减少?

  我们怎么就这么吃亏?怎么只有我们吃亏?还能不能好了?

  太史令说起另一个原因:“说起当年,齐明帝萧鸾。”不知道他怎么能算是明帝。“延兴建武中,每一行事,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众以此知其夜当相杀戮。”

  萧鸾也知道自己杀害宗亲是很恶毒的罪行,所以他动手之前要先去祷告。皇帝和宗亲经常给寺庙大量捐赠,其实是因为亏心事做太多吧?

  李豫心说:多亏得到通知要一个唐皇帝来开会时来的是我,倘是别人,恐怕他们都会有些尴尬。

  众人议论良久,又找出一个理由,道家求长生,佛家求来生,香客自行选择对症下药。今生太苦时,寄希望于来生的人更多。得意自满的人吃丹药,希望延长今生的享乐。

  最后决定组团去地府的寺观探访一番,看看如今的局势情况如何。

  双方现在的超度法会都少了很多,清雅却不安静。刚走到道观门口,就看到两名大美人携手而来,看穿着气质便不是宫妃,但具是绝色,又有才气环绕,和那些美貌却无知的妇人相比大不相同。

  原来是薛涛和鱼玄机,二人生前未能见面,鱼玄机死后去买薛涛笺时,见到了薛涛本人,当即引为知己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