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5、演义+战马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悲惨故事的记忆。

  于谦虽然机敏,坚定了不去看这出戏的决定,奈何满大街的行人都哼唱着其中的段落,最后硬是在街上听全了所有经典片段。

  他没法不出门。

  张辅:“唉……你可以一看。咱们俩都在台上。”虽然他抹黑了皇帝,但是哭过之后很舒服。就是旁边有几个大汉嚎哭的声音太大,听不见台上在唱什么。以他们声若洪钟、板肋虬筋的样貌来看,难道是薛万彻和李君羡?旁边那人我倒是认识,是夏元吉。可怜啊。

  文学创作何止一家,刘欣毕竟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广泛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亲身经历,第一次写小话本就传遍全地府,就连外国地府都有他的著作。人们看了都说有古韵,而且没有那种‘皇帝用金锄头,皇后天天嘬糖饼’的平民臆测。

  刘欣听说这评语之后:“放屁,谁不爱吃糖饼蜜饯。”这帮人凭什么认为皇帝皇后就不能爱吃蜜糖?

  施耐庵:“这些小说之中,我觉得唯有这本,出人意料却最是可信。都说皇帝英明神武,历来的皇帝之中,有几个人当真算得英明?”

  罗贯中点头称是,他虽然被皇帝们围堵过一次,但根本不怕,第一次没受什么伤,之后胆子就更大了,敞开来想:“咱们也应当写一本。这本偏重**,咱们应该写演义传记。地府虽然不许外人追问鬼魂的前世今生,三生石照出来的场景模糊不清,但谁不好奇这件事呢。人有前生后世,你说,是什么人能投胎”

  他们探讨良久,朱祁镇后来还收留了一些瓦剌降将,到他可能是塞外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再到南宫中被软禁时惊闻也先遇刺的事,该是什么心态。

  也先当时和瓦剌汗王势同水火,他是有谋反的打算,如果谋反不成,就去投奔明朝,这可能是他厚待明朝皇帝的原因之一,不只是因为明朝国力强盛,有大量强盛的火器。而瓦剌太师原本想用女儿做美人计,见皇帝的口味与瓦剌人的喜好迥异,就想选健壮高贵又缄默能保守秘密的男子,看来看去,选中了自己弟弟。兄弟二人一番恳谈,有道是狡兔三窟,身为太师已经是位极人臣,被大汗提防,将来必须要有退路。前朝的安禄山、郭药师是个例子,如果不做出点牺牲,如何取信于人。

  他们俩不写爱情和颜色,写的就是权谋。

  奸臣为什么劝皇帝亲征?瓦剌人为什么厚待皇帝?喜宁提供的建议为什么不被采纳?皇帝和帖木儿的关系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这些东西你们没想过吗?

  肤浅!

  “谁能是正统皇帝的前世呢?”

  师生二人抓耳挠腮许久,到底怎么编更合适呢?

  施耐庵:“难道是汉哀帝转世投胎?”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

  朱见深的子嗣有些稀薄,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