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_清穿七阿哥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隆二十一年,暮春时节,江宁府。

  草长莺飞的五月,柳枝随微风轻摆,潺潺水声流淌,青石板响彻着行人不急不缓的脚步声。春日暖融融的阳光洒落,花蕊初绽,害羞地迎来风的轻抚,光的照耀。

  江南几乎大变了样,几年前泥泞的小路不见,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铺躺,道路两旁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朝廷规划修路的时候,依然保留了最原始的烟雨气息,青石板、水波桥,承载着江宁府的老旧回忆,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包子,热腾腾的包子!”

  “京城最新款的香皂售卖喽——”

  “大伙们看一看,不列颠购来的香水儿,各位老爷们不给夫人带一瓶么?”

  “官老爷们最爱的煤油灯,衙门特供,这是小的疏通了好些关系得来的两盏……”小贩面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给驻足的行人卖力地介绍。

  煤油灯确实是极好的照明用物,一到夜晚,比蜡烛不知亮堂了多少倍数。只不过价格昂贵,还不是普通百姓们买得起的,得大批量生产之后,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煤油灯刚刚制造出的时候,皇帝以此赏给简在帝心的重臣们,待重臣邀请同僚入府赏玩,京城几乎疯狂了。

  过了一年,潮流依旧不减,工部专门开辟了一个供给司,接受京官的预定,地方大员们回京述职的时候,第一件事便是预定几盏煤油灯,出京之时,面上也有光是不是?

  行人感兴趣地打量着煤油灯,一听说了价格,面上一变,不舍地瞧了一眼后急匆匆地走了。小贩也没有多少失望,总有富贵人家看得上的!

  恰逢清晨,鸡鸣声响彻了没多久,路上行人毫不拥挤。三个半大少年并几位仆从慢悠悠地行在街上,引来了许多注目。

  左边的浓眉大眼,身量高壮,一看便是学武的练家子;右边的眉目精致,高挑挺立,和煦的笑意带着书卷气。中间的那位十一二岁的年纪,比同龄的孩子高大了许多,轮廓初显俊秀,格外有神的黑眸灵动极了,特别是华丽的衣裳,满身的贵气,让人下意识地高看起来。

  “煤油灯?多少银两?”三位少年伫立在摊前,中间的那位开口询问。他还未到变声期,声音清亮,是再正宗不过的京城口音。

  小贩眼睛一亮,快速地扫了一眼他们的穿着,认定是非富即贵的小少爷们下江南游玩了。

  这般想着,笑容愈发热情起来,“少爷好眼力!正是煤油灯……几位来自京城,自然认得,也明白此物的珍贵。小的费了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您看,这个价格可不可行?”

  说罢,手指比划出一个数来。

  和珅眉心一皱,这个数,是京城售卖的十倍有余!

  虽说路途遥远,运送不易,适当地提一提价是应有之事,可这个价格,太夸张了些。

  他正欲开口,永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