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封赏_清穿七阿哥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押解至京城,等待审讯。牵连此案的户部侍郎当朝丢了乌纱帽,被禁军拖出了大殿,下了刑部大狱。

  眼睁睁地看着户部侍郎消失在早朝之上,大臣们噤若寒蝉,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江贪腐之案,何其骇人听闻?

  万岁爷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之后,渐渐的,官场恢复了清明之象。这几年,陆陆续续的有官员下了大狱,或抄家流放,或砍头弃市,给为官之人敲响了一声声警钟。

  不是不让他们贪,而是贪也要有个限度。

  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一个个地方重臣,有负圣恩,做出了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他们心中还有朝廷,还有皇上吗?!

  一帮王爷宗室的脸色很是凝重。

  违令购买鸦.片的,有他们熟识之人,甚至有亲儿子牵涉其中。就在他们惴惴不安、六神无主之时,户部尚书兆惠出列,列举了八旗堕落的重重弊端,提出了改革之举,减少抚恤银两,以军功或劳务养家……

  太子、三贝勒、四贝勒拱手复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开国已过百年,八旗的种种弊端初步显现,有专门领着抚恤银,什么也不干的闲散宗室,还有赏花遛鸟的纨绔子弟,多了去了。

  改革了吏治,还要改革八旗了么?

  大部分宗室保持了沉默,他们同样看出了弊端。今时不同以往,圣上雄图大略,万国来朝、大兴之日近在眼前,剜去沉疴,亦是他们的愿望。

  唯独一小部分黄带子和红带子激烈反对,说不符合祖制,却毫无用处。他们有熟人涉案其中,很快都自身难保了,故而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却一一被能言善辩的文臣驳了回来。

  不符祖制?

  开海禁不符祖制,新式的练兵之法,同样不符合祖制!

  有利于大清的举措,就算违逆了祖制,也值得他们称颂。

  抛下好几个重磅炸.弹,最后一条,便是册封七阿哥永琮为靖贝勒的旨意,还授予永琮上朝听政之权。此话一出,大臣们对视一眼,最终无人反对。

  还未成婚,年纪轻轻就成为贝勒上朝听政的,前朝不是没有先例,譬如康熙朝的八阿哥胤禩,譬如如今的太子殿下。

  太子十二岁成为端贝勒,现如今,七阿哥以十一岁之龄超越了亲哥,真是……可敬可叹!

  靖贝勒是皇子阿哥,后生可畏这个词,不能用在此处。

  皇上册封的旨意,是有理有据的,他们十分信服。两江贪腐之案,便是七阿哥使力探查出了真相;藏匿的银子与账簿,也是七阿哥发现的。

  当为首功!

  他们忆起了乾隆十六年的木兰秋狝,六岁的七阿哥手刃刺客……

  难怪圣上会秘密派遣七阿哥下江南。十一岁的少年郎,同龄人还在偷鸡摸狗上学堂,他就立下了如此大功,不愧是太子爷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啊!

  再大个几岁,那还得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