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五城兵马司该转业了_回到大唐开酒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子唉!”

  “豆浆油条唉!”

  “豆腐脑唉!”

  “水煎包唉!一文两个,两个一文!”

  长安城的每条大街上,到处都有一些小贩的身影。一个个推着不到一丈长的小吃车,走街串巷的叫卖。

  他们都是统一的服饰,一样的小吃车,上面还挂着牌子“花明早餐”!

  五城兵马司的人又是想将这些人打发,却又碍于丁一。再者,人家也没触犯大唐的哪条律例。看着他们有人光临,放下小吃车前面自带的木凳,将那什么豆浆油条水煎包递给客人,这一队五城兵马司的都感觉饿了!

  要是你在长安城上空俯视,就可以见处处都有红色的斑点,那就是一个个花明早餐的人!

  什么粉蒸肉、菜疙瘩、煎饼果子、蒸饺、炒饭、羊肉泡馍、豆花泡馍,还有各种各样的粥点。

  不管是好奇,还是被香味吸引的人一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候人们一天只吃两顿,只有贵族才一日三餐。早上(准确说是上午)的叫饔,也叫朝食,下午(傍晚)的叫飧,也叫哺食。

  这大清早辰时三刻,一个个还未进餐,也是被这香味勾起了馋虫!上前要上一份,打包带走的提供碗筷,都是竹制的,跟花明楼一样都是可回收的!

  两三百辆小吃车,确实在长安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不过这只是试试水,二来给大唐人惯上吃早餐的瘾!

  巳时多一点,这些小吃车都准备收摊了。今天的生意不错,都是将带的东西卖了个干净。

  到了申时末,这些小吃车又出现了!只是不同于早晨,这下种类更丰富了。天朝小吃大全可是收录了几千种小吃,只是有的出于材料限制做不了。

  原本要赶着回家吃饭的,这下倒好,走在大街上,香气浓郁!忍住冲动的心思,不去看那诱人的食物。吸溜……香哪!这该死的胖子,吃饭就吃饭,发出那么大声干什么!不过,他吃的什么……脑子管不住向摊位迈去的双腿,吃吧!!!

  街鼓制度起于贞观十年(现在的城门管理:城门校尉与城门郎;“击柝”的源起)地方城市的“衙鼓”。

  唐代的街鼓制度开始于贞观十年,因马周的建议而开始的。如今只是城门校尉看着,城门也是日升而开日落而闭。宵禁也是差不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宵禁就开始了。

  小吃车都赶在宵禁之前,回到了各个坊市的停放点。

  不得不说,现在的两餐制度完全符合早餐和夜市的售卖。都是赶在了人们肚子呱呱叫的时候,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大受欢迎!

  过了几日,长安街上多了一些小吃车!不知道都是从哪冒出来的,却也都是挂着不同的牌子!

  长安的木匠工坊一时也紧张起来,木材都涨价了……

  ……

  堵在始平学院门口的人,这些日子不但没减少,反而愈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