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章 算学馆热闹了_回到大唐开酒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一看着沉默眼前学子们:“各位,献丑了!我还有事,告辞!”

  说完便拉着身边再次留下几滴伤人泪水的程处默走了。

  “丁一,我程处默没服过人,但是你,我是真的服了!”程处默一脸正经的对着丁一拱了拱手。

  一把拍下程处默的手:“不就一首曲儿嘛!至于吗?以后多的是让你服气的时候!走,陪我去算学馆!看出好戏,哈哈!”

  “什么好戏?”程处默也不和丁一客气,处兄弟讲究那么多就生分了不是?

  “去了你就知道!”

  ………

  学子们听完丁一唱的精忠报国,此刻都是不禁的感叹如此曲子当真是让人热血澎湃,一个个拉着几个好友讨论起来,这种曲风从未在大唐有过,大唐当下的曲艺多是以参军戏和歌舞戏为主,唐代音乐歌曲的形式较为完整,如“大曲”,已经有散板、慢板、中板而转为快板,这是现代的所谓变奏。有了大曲,就可以配上演故事。

  歌曲既兴,于是戏曲的雏形便形成了。

  歌舞戏的代表形式是:

  ①《踏谣娘》,源自北齐,写不成器的丈夫酗酒殴妻,妇人诉苦(踏着节拍唱,故称踏诗),旁人和之,男人至,做殴斗状,以为笑乐。至唐时、已改由女人表演,且配以音乐,已经不属于伎艺,而是歌唱与舞蹈相结合,并有“帮腔”的形式。

  ②《兰陵王》,又称《代面》《大面》。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帝,有胆勇,善斗战,以颜貌无威,每人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

  《兰陵王》后来传人日本,即日本雅乐部中的《罗陵王》。

  ③《拨头》,来自西域。情节是,有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上山寻父的种种遭遇,唐代已经发展成为十分精彩的戏剧了。

  参军戏

  参军戏盛行于唐代,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乐府杂录》云:“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

  “参军”一词始自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权,其僚属往往用“参丞军事”的名义。至南北朝,诸王及将军开府,皆置参军为主要幕僚。到了唐宋时代,参军成了滑稽戏的角色名称。参军戏起初主要表演嘲讽赃官的种种情状。后来情节逐渐发生变化,成为经常表演的戏剧形式、仍然称为参军戏。

  学子们一边讨论,一边向周围的人询问刚刚唱曲儿的人。大家不知道丁一是谁,但是刚听程处默叫其丁一,有消息灵通者便是说出了丁一的所作所为,不断的挖着丁一的过往。一阵讨论之后知道了丁一在算学馆,而且听人说今天算学馆到了这会儿还没下课,越王还趴在

  请收藏:https://m.dier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